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

日期: 2023-01-16   来源:   作者: 杨梓锋、陈志浩、吕泽坚、杨悦生、徐晓凤、罗蕾、李婷、黄群生、会务组成员   点击量:

2022年12月19-25日,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大赛于美丽佛山顺利召开。大会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护理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主办,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承办。本次会议线上+线下结合,以广东省内专家为主,邀请省市县三级老中青三代医、护、药、械、科研及管理等领域300多位专家进行授课和研讨。大会分设手术视频比赛、肿瘤MDT、减重论坛、腹腔镜技术探讨、ERAS、医药创新与转化、护理、造口伤口管理、基础研究和医院管理等10个专题论坛,专家学者、青年骨干于云端和线下交流沟通和探讨,为全国同道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会议!


image.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王俊江主任主持开幕仪式


高才绝学,荟萃一堂

 1219-22日,广东省胃肠外科手术直播周顺利完成30多台手术。除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等广州市内知名的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心外,深圳市人民医院夏利刚教授团队、粤北人民医院张涛教授团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庆文教授团队等广东21个地市手术专家和互动专家参与这场手术直播的“广东世界杯”。这是国内首次同一省份的最大规模以地市医院为主角手术演示的手术互动交流,也是广东省腹腔镜胃肠外科综合实力的展示,线上累计浏览量超过24.2万人。

 

开来继往,共话发展

受疫情影响,1223日,广东省护理学会微创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年会于线上举行,会议由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熊代兰组织,邀请了包括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陈汝福教授、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惠根教授等在内的一百六十余名专家参加。陈汝福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肯定了微创技术是加速康复的基础,并感谢大会提供这次微创外科技术交流的机会。成守珍教授会人员表示欢迎,希望专委会能在“十四五”规划实施之年为微创外科护理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image.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护士长王爱妹教授主持开幕式


23日下午,再鼎胃肠道(GIST)专场会议在线上举行,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勇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廖旺军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俊江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冯兴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信华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就胃肠间质瘤、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等领域诊疗新进展进行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分析探讨,与各地专家一探索肿瘤治疗的新思路。

 

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12月24日,线上线下分为6个会场及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普通外科护理安全分会暨伤口造口失禁安全管理分会成立大会同步开展。分会场包括: 2022年第一届“羊城杯”腹腔镜胃肠手术视频比赛、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减重论坛、肿瘤综合治疗专场、胃肠外科ERAS执行流程的规范化专家共识研讨会、院长管理论坛、第二届转化创新大赛。

2022年第一届“羊城杯”腹腔镜胃肠手术视频比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参赛选手均为自广东地市级医院的青年骨干。李勇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向9位决赛选手表示祝贺,同时寄语青年医师“手术技术是外科医生的根本,而手术视频比赛更是外科医生手术技术检验的试金石。他鼓励“以赛会友”、“以赛论道”,共同探讨最佳的手术方案,帮助病人获得更好的术后愈合效果。经过一下午的精彩角逐,最终茂名市人民医院陈泽群医生、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文煜医生荣获视频大赛“一等奖”。


image.png 

第一届“羊城杯”腹腔镜胃肠手术视频比赛全体点评专家

 

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减重论坛群贤毕集,各位专家分享减重手术策略、进展、实际应用及现状,并展示减重术后状况、遇到问题与解决方法。案例分析后,执行主席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赵象文教授总结发言,为本场论坛画上完美句号。肿瘤综合治疗会场上,来自省内各大医院胃肠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的大咖们齐聚一堂,就胃肠道肿瘤诊疗过程中的热点话题展开激烈的学术碰撞。ERAS专家共识研讨会上,多学科大咖汇集一堂,共同探讨胃肠外科ERAS目前各中心执行流程各现状及临床实践问题。主持人陈创奇教授在开场主持中表示非常感谢大会主席李勇院长搭建的平台,认为目前ERAS流程在临床研究基础还是比较欠缺的。营养支持是ERAS必不可少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值得重视营养和支持。会议线上各大咖各抒己见,分享并讨论各中心目前外科ERAS执行流程,促进了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增进了友谊,同时为加速康复外科营养治疗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二届转化创新大赛专场在瞩目中再次开启,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勇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感谢各位专家及选手为大赛做出的贡献,同时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够让更多有想法、有点子和有创新激情的医生或者医学生参与其中,为自己的“金点子”创造真正落地转化的机会。此次参赛作品涉及医疗器械外观改良、钛基植入材料的表面改性、ECMO转运一体化、护理固定装置、疾病诊断系统等方面的专利,评委老师对本届的参赛作品给予深切厚望,有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产品的转化。最后,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委会现任主任委员王俊江教授在总结辞中提到:创新与转化大赛的举办经验不断累积,规模越来越成熟,参赛的专利项目越来越丰富,随着专利转化意识的增强,在国家专利保护的政策下,未来定会带来更多专利成功转化的案例。

院长管理论坛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会议邀请到广东省胃肠外科领域知名的临床、基础研究和医工结合专家及医院管理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林锋教授、中科院田捷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敏教授围绕医生职业选择、医工结合、研究生培养及医疗发展态势等主题进行引导性发言,引导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image.png 

转化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合照留念


image.png 

大会开幕式为减重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选手颁奖现场

 

名医论道、诸侯争锋

25日上午,名医论坛开幕,大会主席李勇教授发表致辞,对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教授表示热烈欢迎,也强调了疫情下各位专家参会的不易,对排除万难积极参会的专家表示感谢。论坛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崔书中教授、珠江医院俞金龙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卫洪波教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汪挺教授分享了他们在C-HIPEC的临床应用、围手术期输血管理、iTME手术技巧和治疗控制以及论文撰写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存川教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金沙洲医院的吴良平教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减重代谢领域的看法和创新应用,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王伟教授分享了他对腹腔镜Siewert II AEG外科治疗难点的对策。线上会议的便捷性方便了国内顶尖教授与嘉宾的参与和互动,也让全国的同道,足不出户,领略名师风采,了解学术进展。


image.png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汪挺教授分享临床研究论文撰写的第一要务

 

12月25日下午 省医腔镜手术之旅之诸侯论坛于线上展开。论坛依据地理位置划分六大板块,不同地区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梅州潮汕地区,汕头市中心医院的谢鄂教授分享了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入路之争;韶关清远云浮地区,粤北人民医院的赖家骏教授深入分析了高龄患者围术期管理案例;河源惠州肇庆地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钟晓华教授就消化道肿瘤合并梗阻、穿孔或出血的急诊情况时“分步走”的综合治疗策略提出宝贵建议;湛江茂名阳江地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徐飞鹏教授分享了林奇综合症的治疗方法;东莞深圳番禺地区,东莞市人民医院袁锡裕教授分享交流了胃肠吻合口处理习惯;最后,来自江门中山珠海地区,中山市人民医院的王尧教授对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胃梗阻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次论坛精彩纷呈,诸侯们群雄逐鹿,各显所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医学盛宴,同时也推动了广东省内诸多地区的学术交流和思维碰撞。  

 

image.png 

诸侯论坛粤东区域主持专家


大会最后,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俊江教授就本次大会进行总结。王俊江教授表达了省内老、中、青三代骨干相互传承,广东省内和同一地区更多互动的美好愿景,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属于广东胃肠肿瘤交流的小平台,让年轻医生得以崭露头角。这是一场学术有引领、会议有特色,老、中、青三代胃肠专家的传、帮、带,省市县三级深入交流互动,21个地市全覆盖,低调而隆重的胜利的学术会议!虽然疫情阻隔了大家的相遇,但省内各地专家学者参会的热情不减。在同仁们激烈的知识碰撞中,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大赛圆满落幕。


image.png 

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俊江教授闭幕演讲